柳荫街,北京市什刹海西侧一处古朴的街区,由徐向前元帅题词的“柳荫军民文明街”街碑静静矗立。36年前,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从这里走向全国。双拥共建,成为这条街所在西城区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岁月无痕,红墙见证。习主席多次强调,要加强军政军民团结,不断谱写军民鱼水情时代新篇。暖心的话儿激励着紧邻中南海红墙的西城军民,他们以首善标准书写出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。
听,红墙边的一曲曲新时代鱼水歌……
这里有“穿军装的居委会主任”
“小孙的工作定下来没有?”上士武鑫鋆提着从医院取回的药品走进胡同口的一处老屋,刚一坐定,老屋主人沈永秀便迫不及待地问。
老人今年83岁,家住西长安街街道义达里社区。她口中的小孙名叫孙华乐,原是火箭军某通信团二连上士,也是义达里社区第19任“穿军装的居委会主任”。去年,他退伍返回老家。从此,小孙的工作安置问题成了沈永秀老人一直惦记的事。这不,武鑫鋆刚一进门,她又问起小孙的事来。
自1984年起,孙华乐所在连党支部就与义达里社区居委会确立了共建关系,经常派战士参与社区建设,协助居委会开展环境整治、便民服务、治安巡逻等工作。久而久之,官兵成了社区居民家的常客,街坊们亲切地称之为“穿军装的居委会主任”。2013年12月,接下这一重担的孙华乐一干就是4年。期间,他和战友帮社区居民解决了不少难题。
沈永秀老人的儿子一直患病在身,加上老伴去世得早,自己生活不便不说,还要照顾儿子的起居,每个月都要去医院给儿子开药。沉重的生活压力,让老人脸上布满愁云。孙华乐了解情况后,主动承担起陪老人去医院取药的任务。随着老人身体越发不便,他索性代替老人取药,并定期带她做体检。
后来,孙华乐和战友们还多次到社区帮居民修电表、拆违建、清扫房顶落叶,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。有了官兵的陪伴,沈永秀老人脸上的愁云不见了,小院里也多起了朗朗笑声。
共建先进单位、双拥标兵连队、先进党支部……走进这个连的荣誉室,挂满后墙的牌匾让人印象深刻,这也是官兵们拥政爱民的生动见证。
去年底,经过个人申请、群众评议、组织考察、党支部研究一系列程序后,武鑫鋆接棒成为社区第20任“穿军装的居委会主任”。上任时,他动情地说:“树有根,水有源,百姓是靠山。”
写不完的“拥军日志”动人心扉
对于某部上士宫庆宾来说,去年让他倍感骄傲的一件事是被评为了“红墙卫士”,父母还被邀请来北京参观游览,感受首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。
2017年的金秋,让人难忘。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,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。暖心的话语,饱含着党和人民对子弟兵厚重的关爱,体现了党中央厚植国防建设基础的战略考量。
一次军地联席会议上,西城区双拥办主任侯雅彬感慨地说,尊崇军人不是一句空话,关键要落实在拥军优属的暖心行动上,受“红墙意识”滋养多年的西城人尤其要有走在前列的使命感。
此后,他们在多方调研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,把“红墙意识”转化为拥军优属的暖心举动,每年都在驻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中评选一批优秀士兵、表彰一批优秀军嫂。西长安街街道还邀请被评为“红墙卫士”士兵的父母,来北京看望孩子、参观游览,以此激发官兵的职业自豪感,培育尊崇军人军属的社会风尚。
武警某部战士盛豪杰的父亲,听说儿子被评为“红墙卫士”的消息后,高兴地说:“孩子能为保护首都平安做些事情,是全家人的莫大荣耀。希望他在部队安心服役,再立新功!”
评选“红墙卫士”、表彰“最美军嫂”、宣传“最美士兵”……一项项活动在西城区开展得如火如荼,让军人军属倍感荣耀与尊崇。
在西城,很多社区居民都有一个习惯。新兵入营时,大家会自发地组织欢迎仪式,让新兵感到驻地如家;立功受奖时,大家会邀请官兵到社区一起分享荣光;老兵退伍了,居民们又不约而同地组成欢送团,让他们感受到第二故乡人民的留恋……年复一年,一个个仪式,一次次分享,成为官兵难以忘却的成长记忆。
打开西城区的“拥军日志”,一个个动人心扉的务实之举映入眼帘:38场次军嫂安置招聘会,实现岗前培训全覆盖;100%军人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,解决官兵后顾之忧;十八大以来持续投入资金,为官兵改善生活和训练设施……这一系列暖心之举,让子弟兵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
人民深情暖心窝。这片热土孕育的西城双拥,就如那春日的百花园,芳香自来,沁人心脾!
胡同里有讲不完的拥军故事
冬日的暖阳,映照着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。那天,北京首家军民融合书香驿站在这里正式挂牌成立。
“启动军民融合主题书香驿站,是西城双拥的一个新起点。”挂牌仪式上,西城区社区文明推进协会执行会长梁军表示,他们在践行“红墙意识”中,致力于构建多功能融合、多元化参与的服务平台,通过开展读书会、双拥主题讲座等文化活动,满足西城军民的多样生活需求,以文化拥军助推社区治理。
如今,每天来这里学习阅读的人络绎不绝,这个驿站已成为周边军民交流思想、文化共融的公益空间。
作为驿站的常客,著名军旅词作家石祥多次在这里观看居民表演“新长征组歌”等节目。他说,作为党和军队的文艺工作者,希望能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,为文明西城作出贡献。
融孕新生,共创共赢。融合思维,为西城双拥打开了一片新天地。
走军营慰问活动,在西城区各街道已有几十年历史。每年重大节庆日,西城居民除了为官兵送去食品、饮料、礼物等,还带着由军地艺术家组成的“红墙双拥艺术团”,为大家送去精彩的文艺节目。随着时代发展,他们又以融合思维创新完善了具有“红墙”特色的共建共赢机制。
在德胜街道,很多居民津津乐道于这样一个场景:华灯闪烁,音乐骤响,伴随着动感的节奏,数十个灵巧的机器人翩翩起舞,“萌”坏了现场观众……这是该街道普天德胜科技双拥实验基地揭牌仪式上的一幕。当天,还发布了16个科技双拥共建项目。
让人惊叹的3D打印技术演示、妙趣横生的科技与心理学讲座、场景逼真的VR再现飞夺泸定桥历史场景……该基地每月的主题活动都吸引知名科技企业参与其中,不仅让社区居民大开眼界,还帮驻地官兵打开了科技视野,提升了科技兴军的素养。
一个社区,一条胡同,一段故事,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!
“红墙畔,柳荫街,真情无限;军民谊,鱼水连,代代相传”……走在弯弯绕绕的街巷胡同,现代京剧《西城双拥颂》萦绕在人们耳畔,独具京腔京韵的唱段与红墙根下的鱼水深情交相辉映,鼓荡起军民团结如一人的时代新风。(侯 磊 张艺藐)
| ||||